“小树林大变样,焕新升级、全新亮相!”日前,作为烟台大学“海绵工程”改造提升项目之一的小树林改造项目已完工。不少师生发现小树林已换“新装”,安装了可以供师生读书、交流、休息的修读木平台、休憩座椅,宽敞笔直的人行道路均采用透水砖铺设,趣味满满的互动石笼和科普意象牌吸引师生驻足观赏。
据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烟大小树林面积近20000平方米,此前种植杨树300余棵,树龄达30余年,树势已进入老化期,树木上方枯枝条不断产生。由于此处位置临近海边,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性大,杨树根系分布较浅,且根系处于离心生长状态,树体高、冠幅大,使得一旦遇上夏季台风天气或者强降雨、强风,极易发生倒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每年发生的季节性杨絮会让人呼吸不畅,而且堆积的飞絮还存在消防隐患,一旦遇到明火,飞絮可能“轰燃”。从安全保障还是观赏价值、生态要求等方面考虑,未改造前的小树林都与师生追求的更加美好的环境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校多次论证、充分谋划,对小树林进行整体改造升级。
3月下旬,学校在小树林完成400余棵中山杉的栽植工作,该树种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抗寒的特性。随后,树木进入养护管理阶段,面对烟台春季干旱少雨的情况,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对树木进行定期浇水,对个别树势偏弱的树木及时补充营养液,并进行修剪枝条、叶面喷水等养护工作,以促进树木快速发根。同时,工作人员对小树林绿地多次进行了拔除杂草、碎石块集中清理等工作,以保障中山杉健康生长。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养护,中山杉的成活率达95%以上,保障了后续小树林改造的整体效果。9月上旬,后勤管理处结合“海绵校园”项目,开始进行园林景观化改造,以进一步提升校园整体绿化水平。据了解,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专项补助资金。
据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设计方案,改造后的小树林具备如下优点:铺设人行道路,实现人车分流。目前,学校后勤管理处已在小树林南、北、西方向分别设置了2米宽的人行道路,实现了人车分流,保障师生通行安全;道路均通往宿舍、教学楼、餐厅等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大大缩短了师生通行距离。道路吸水透水,雨季缓解内涝。场地内相关道路采用透水砖铺设,提升了校园与周边雨水系统的衔接,可以缓解暴雨时校园内涝情况。实现雨水利用,打造湿地美景。人工挖掘的下凹绿地将汇聚并吸收地面的雨水,出现“湿地生态”效果。植物、沙土产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改造后的“湿地生态”可实现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栽植时令花卉,提升观赏趣味。小树林新播种草坪8000余平方,种植具有早春观花、冬季观绿特性的地被植物二月兰5000余平方,耐寒力强、喜适度湿润的鸢尾500余平方,春秋两季嫩叶火红、夏季时节叶片为亮绿色的红叶石楠绿篱500余平方。新增休憩桌椅,丰富休闲设施。场地内设置休憩座椅,搭建近200平方米的修读木平台,平台内设桌椅6套,设施均采用防腐木材料打造,使小树林成为校园师生高品质读书休闲场地。
科普意象牌
除此之外,小树林增设互动式景观装置,包括互动石笼景墙、科普意象牌等景观设施,同时也为土木工程、景观建筑等学科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已打造集科教、互动、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开放式绿地空间。目前,小树林照明系统的安装工作已完成,黑夜的小树林别有一番韵味。照明系统包括18盏路灯,其中有5盏以照明为基础,整合监控、网络基站等为一体的智能路灯,同时,为了提升景观效果,还在部分互动石笼上安装了装饰灯带。
烟台大学小树林始建于1987年,面积近20000平方米,是师生们独特的陪伴与回忆。如今,置身于全新改造后的小树林中,漫步在宽敞笔直的人行道上,阳光穿过树荫,朗朗的读书声、欢乐的笑声、四季的馨香,让人流连忘返,让心灵安宁。在这种令人陶醉的氛围中,师生纷纷表示,无论是放声朗读,还是静心读书,小树林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贾宜然说,小树林为土木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地学习、现场试验的机会,帮助了解与海绵城市建造等相关的专业知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郑立博说,改造后的小树林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大家可以选择一个座椅坐下来,无论是阅读、休息或沉思,都可以让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惬意。